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崖门古战场:探访古战场 体味民族魂 - 金羊网-华南地区最出色的...

探访古战场 体味民族魂

崖门古战场旅游区战船型大门效果图。

700多年前发生在新会崖门口的著名海战——崖门海战,被中外学者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海战之一,被军事评论界称为中国的“滑铁卢”,是世界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。历时22天的宋元大决战,在新会崖门留下大量文物、史迹,古今爱国之士到崖山,皆怅然悲愤,抒发着一代代人的爱国热情。如今,新会区正斥巨资在崖门古战场打造我国首家海战主题文化旅游区。

一场海战沉船2000浮尸10万

从会城出发,沿着崭新的金门水泥公路,驱车30多公里来到了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建的仿古战船的出入口,一条水泥路蜿蜒连接到厓山祠。琉璃瓦、精致的雕刻绘画、围墙,处处飘逸出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。抚摸古城墙,倾听惊涛拍岸,历史上悲壮的一幕犹在眼前:公元1278年,南宋丞相陆秀夫、太傅张世杰护卫7岁小皇帝赵昺转移崖山,宋廷百官及20余万军民屯驻于此,大造行宫,在崖门水域,以舰船为居,2000余艘巨舰大索相连,护卫居中的龙船御舟,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水中城堡。公元1279年,宋降将张弘范带领元兵攻打集结于新会崖门水道(银洲湖)的宋军水师。二月初六那天,元军轮番进攻,由旦至暮攻打不停,一场苦战之后,南宋王朝顷刻瓦解。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,便背着8岁幼帝投海自尽。一周内,海面浮起尸首10余万具。一场海战沉船2000艘,崖门海战惨烈空前。

历时22天的宋元大决战,在新会崖门留下大量文物、史迹。著名剧作家田汉曾到新会游历,在陆秀夫背帝跳海的“奇石”上,题下“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”几个大字。环绕“奇石”的附近海域,遗留有海底千艘沉船,以及兵器和文物等,虽然考古挖掘工作尚无最后结果,但水下神秘世界的面纱终究会完全揭开;在陆上,还留有慈元庙、杨太后陵墓等众多古迹。

翰墨淋漓,浩然正气著春秋

厓山祠,是纪念南宋杨太后及其君臣的地方。厓山祠共有牌坊、慈元殿、三忠祠、正气亭、义士祠、诗碑廊、望崖亭等11座建筑物,占地面积达7800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。厓山祠庙建筑群,记录了宋朝君臣忠心保国的浩然正气,500多年来,众多的大臣官宦来此瞻仰圣贤和缅怀忠烈,吸引了文人雅士来此访史凭吊和直抒胸臆,成为人们光临新会追忆前贤、指点江山的首选景点。

明治四年(1491年),户部侍郎、前广东右布政刘大厦出巡到新会,陈白沙陪他乘船游览崖门,凭吊慈元殿遗址。他们商议在杨太后住过的故址建一座慈元庙(俗称国母殿),以纪念壮烈殉国的杨太后。慈元殿建成后,历代有重修。1941年日军侵占古井后,慈元殿被毁。195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,在慈元殿遗址重建正殿和两廊。1979年又拨款重修大忠祠、石门楼、天地正气亭等多处。

官冲村,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,因古战场而闻名于世。南宋祥兴二年(1279年),元将张弘范大败宋军,宋帝昺赴海殉国。杨太后闻讯,也投海殉难。后张世杰命人捞起杨太后尸,草葬于此,称为杨太后陵。杨太后陵在厓山祠西南1里多的海滨寿星塘(今延安村南),村民称“国母坟”,是杨太后的疑坟。每年国母诞辰,三江、古井霞路等地的赵氏村民均前来拜祭。

气吞崖海,千秋大节壮寰宇

崖山,绿树成荫,松柏耸立。依崖山建有三进大殿,中为慈元殿,后为寝宫,左为大忠祠,右为义士祠,在后山顶建有望崖楼。登上楼顶,可望见当年宋元大海战的古战场。在三忠祠,一股沉重而肃然起敬的思绪悠然而生。在宋朝末代,出了三位大忠臣:文天祥、张世杰和陆秀夫,这里就专门为三人设置了祠堂。此时此刻,见到三公,不禁扼腕悲愤。

1277年12月,因叛徒引元兵袭击,文天祥在五坡岭(今广东海丰县)被俘。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,乃书《过零丁洋》诗以斥之。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成为千古绝唱。后被押送大都(今北京),囚禁4年,经历种种严酷考验,始终不屈,于1283年从容就义,年仅47岁。

1279年3月19日,在崖山海面决战中宋军战败,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昺怀藏玉玺,从容投海,时年44岁。7天后,尸出海面,被乡人收殓,后人怀念陆秀夫,在崖山刻石纪念,题为“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”。自从1279年宋少帝赵昺沉于此石后,这石便备受世人注目。700多年来,一直“争说奇石话不休”。

在崖山决战中,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,只好指挥战船,趁着夜色朦胧,突围撤退到阳江的海陵山。这时,海上刮起了飓风,一阵巨浪袭来,把他的船打沉了,这位誓死抵抗的宋将终于溺水牺牲。